曹恺 :DV和后第六代中国电影(1)
曹恺 著
DV和后第六代中国电影
胶磁互转技术
随着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,影像进入了胶片、模拟录像磁带、数字录像磁带及光盘多种载体并存的局面。
在电视传媒中播送电影节目,要先将胶片转成录像磁带后再播出;而将电影节目转为VHS录像带或DVD光盘供家庭录像机使用,也已成为电影业的一种发行方式。于是就出现了“胶转磁”的技术。
“胶转磁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摄像机对着放映胶片的银幕再拍摄一遍,将胶片图像转换成电子视频信号,并记录于录像磁带。1990年代以来,用数字技术处理胶片图像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,胶片扫描器通过数字工作站的连接,可以将胶片图像直接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。
电影胶片在清晰度、曝光宽容度等图像质量上还是要优于录像磁带;而大型的国际电影节只接受35mm胶片参展,同时顾及到磁带录像作品在电影院线上映,“磁转胶”的技术也应运而生。
“磁转胶”则是将录像磁带转换为胶片图像。最早的磁转胶是用16mm电影摄影机直接拍摄电视监视器屏幕。现在一般先用磁带录像机将录像磁迹转换为视频信号,再用胶片记录器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,并使胶片感光。转换过程包括影像显示生成、摄影曝光、输片和视频信号处理等几个基本部分。
在技术参数上DV的解晰度比16mm胶片差两倍,比35mm胶片差十倍左右,胶片的色彩还原度和饱和度也是DV没法比的。“磁转胶”后胶片图像的清晰度、影调与色调的饱和度等效果,主要还是取决于DV样带的质量,3CCD的高品质数码摄像机有16:9的银幕比例功能,35mm电影银幕一般比率为1.85:1,这样DV在转35mm过程中画面比例不会被压缩太大。
DV电影的概念
“DV电影”和现在通常所说的“电视电影”一样,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。用DV数码摄像机拍摄,并在计算机上完成非线性剪辑和合成,再将编辑完成的成片通过“磁转胶”技术,转换成35mm胶片载体,这样完成的一部作品,现在被称为“DV电影”。
“DV电影”第一是可以用以参加以胶片载体为标准的大型国际电影节,和真正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同场竞争;第二是可以制作胶片拷贝发行,在商业电影或艺术电影院线进行放映。
如果剪辑完成的DV影像作品省却了“磁转胶”这一过程,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输出为数字录像带,或者直接压缩刻制为DVD视频光盘。数字录像带可以通过电视媒体传播,也可以参加一些接受录像带载体的小型电影节;而DVD视频光盘除了私下交流,还可以通过音像出版社批量生产发行。
《女巫布莱尔》
丹尼尔·米瑞克DV
1999
严格意义上说来,没有经过“磁转胶”的DV影像作品,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“DV电影”,这类作品现在在业内被奇怪而别扭地称为“电视电影”。
DV电影和传统的胶片电影相比,在色彩饱和度、过度层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,胶片的画面质量和宽容度范围目前DV还无法企及。但是DV也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特点,探究DV电影的本质,必须忘掉胶片电影,放弃传统电影工业所形成的一些标准,包括技术标准和美学标准。
《山上》
朱传明
DV
2003
对于一部常规电影的制作,其实摄影机和胶片在整个预算中间不占很大比重。所以DV对于常规电影的生产,目前的技术标准是根本没有什么真正价值的,除去在某些特殊需要的段落。即使真正用DV拍摄的那些给影院放映的电影,它所需要的资金决不会比用胶片拍摄少,所以这种DV电影并不是低成本的代名词。
贾樟柯和“业余电影时代”
从1998年拍摄《小武》开始,贾樟柯就一直关注数码摄像机技术在电影上的应用,他在媒体发表言论声称“业余电影时代即将来临”,认为DV将给电影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。它有助于使电影制作者摆脱传统的程式化枷锁,在一种完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拍摄,从而使那些受物质条件限制无法创作的人拥有权利。
贾樟柯
《小山回家》工作小组
《任逍遥》是贾樟柯的第三部剧情长片作品,这也是日本导演北野武自2000年《站台》后投资拍摄的第二部贾樟柯电影。贾樟柯在前往山西大同拍摄纪录片《公共场所》时,被那里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和城市氛围所吸引,决心拍一部剧情长。他使用了小型DV摄像机即兴拍摄,边拍边写剧本,边选演员,从拍摄到完成后期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,然后在法国进行了“磁转胶”和后期制作。
《任逍遥》海报
《任逍遥》
贾樟柯
DV
2002
《任逍遥》讲述的是两名来自失业家庭的少年抢劫银行的犯罪故事,他们每日骑着摩托车转来转去。一个男孩喜欢上了一个野模特,两个年轻人想通过抢劫来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,他们非常荒诞地去抢银行,被抓进了警察局。
《任逍遥》的拍摄就是贾樟柯在DV技术上的一次实践,通过这次实践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。贾樟柯认为使用DV摄像机拍摄时感觉更像在写散文,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拍电影。
崔子恩
电影学者、作家崔子恩是国内身份公开的同性恋者,他作为编剧创作了同性恋电影《男男女女》。但是,崔子恩不愿意光是让自己更多的作品停留在纸上,于是他选择了用DV的独立制片方式。从2000年起,崔子恩成为一个“作家电影”高产的独立导演,继2001年的两部短片《MASS》和《公厕正方反方》后,崔子恩连续推出了多部剧情片《丑角登场》、《旧约》、《哎呀呀,去哺乳》等。
崔子恩
《哎呀呀,去哺乳》
崔子恩
DV
其中《旧约》正是他从理论到实践代表性的作品。这部片子同样也是用DV拍摄的,器材的轻捷导致了镜头异常灵活,甚至让人眩晕。《旧约》由“诗篇1981”、“箴言1991”、“雅歌2001”三个故事组成,反映同性恋面对的问题和自我认识上的变化。在崔子恩的影片里,同性恋的姿态是轻盈的,没有了沉重的负累。 片中普遍涉及到了性道德和性异常,而基督教作为终极主题,成为影片的精神内核。
《旧约》
崔子恩
DV
《丑角登场》
崔子恩
DV
在他以后的几部作品里,时间和现实被抛离了,神话、象征和寓言色彩愈来愈浓,呈现了一种新的超现实主义风格。如《脸不变色心不跳 》里的谎言女神、《死亡的内景 》里的死神之子、《WC呼呼哈嘿 》里的公厕乌托邦和公厕集体婚礼、《星星相吸惜》里的ET火星人等等。这一风格在2003年夏天走到了及至,崔子恩在一个清晨用两个40分钟长镜头拍摄完成了关于劫持四个外星人的影片《雾语》,并最终剪辑成了只有七个镜头的成片。
后第六代导演
如果以贾樟柯为区分第六代导演和后第六代导演的一道线,那么,对贾樟柯之后的后第六代导演而言,在胶片无法企及的前提下,DV无疑是其第一选择。
朱文以作家的身份在2000年导演了其第一部DV电影《海鲜》,这部叙述警察和妓女之间复杂情感纠葛的剧情片虽然投资也有100万,但却充分发挥了DV的本色。全片多数运用手提,画面显得的不稳定。不加配乐,同期声和自然光,都很有Dogme95的写实味道,成功地配合其主题。
《海鲜》海报
盛志民在1990年代早期担任过孟京辉、张扬、陈果、贾樟柯等多位导演的副导演或制片,2002年他导演了处女作《心·心》。影片叙述了心心和婷婷两个女孩子的私密生活,共同的背景是2002年的春节。盛志民用平静而克制的叙事节奏,叙述了两个互不相关的故事,两条平行展开的线索,最后的交汇点心心和婷婷在节日的街头擦肩而过。《心·心》使用了广播电视级别的Digital Betacam摄像设备,16:9的画幅比例,显然作好了“磁转胶”的一切准备。
《我们害怕》和《山清水秀》两部方言创作的DV剧情片,在2000年之后的DV电影中显得尤其不同。
《我们害怕》海报
《我们害怕》
程裕苏
KIKA
DV
2001
《我们害怕》改编自女作家棉棉的同名小说。通篇用上海方言沪语做对白,棉棉在片中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,曾在国外学习电影多年的导演程裕苏兼任了制片、摄影、剪辑、录音等。这是一部纯粹的中国城市电影,一群单亲的问题少年和一个离婚母亲游荡在城市街头,畸情、游戏机、色情网站、药物、金钱、前途、心理障碍、离婚等等问题笼罩着他们一无所有的生活。影片大量使用手持摄影,风格自由灵动,非专业演员对方言的亲近自如,使得他们在DV镜头前的表演更加随意而即兴。影片呈现出一种另类的异化品性, 敏锐而准确地呈现了问题青年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。
《心·心》
盛志民
DV
2002
甘小二,199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,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“第七封印电影作业坊”,致力创作“作业电影”。2002年夏天他和香港的摄影师陈矢合作,独立导演了102分钟的叙事片处女作《山清水秀》。影片在广东英德的黎溪镇白水寨村拍摄,讲述了一对青年农民夫妇卖子筹钱贿赂法官,以期能给弟弟免判死刑,但最后家破人亡的悲剧故事。作为一个基督教徒,甘小二的宗教意识贯穿了全片。这部作品的对白使用了广东方言,成为一部粤语版的内地农村电影。
摄影师发现他们使用的CANNON XL-1的DV数码摄影机,在强光下的宽容度值和色彩还原是个问题,DV比较适合漫射光,适合表现阴郁影调的作品。因此甘小二决定用浓厚而带有点灰的绿色为主色调,这也很好地表现了《山清水秀》的自身基调。
编辑 邵婕